咨询:13983617889
书画名家

陈大中

陈大中

陈大中(本名陈建中),1962年5月出生,无锡人。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,博士学位。现为:中国美术学院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篆书委员会副主任。西泠印社理事。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。
联系作者 →
详情介绍

陈大中(本名陈建中),1962年5月出生,无锡人。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,博士学位。现为:中国美术学院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篆书委员会副主任。西泠印社理事。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。

1.jpeg

1989年《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》获奖。2015年《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》评委。2017年《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览》评委。2018年《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》评委。2018年《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》评委。2019年《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》评委。出版多种书法、篆刻作品集与论文专著。

陈大中先生擅书法,其甲骨、西周金文、秦诏版一路,随机多变,追求生动;而汉古隶、《张迁碑》一路,拙中寓巧,古穆雄浑;《张猛龙碑》、《汝南王古塔铭》一路,散淡奇掘,放而不肆;碑派行草一路,爽朗清逸,典雅有致。

八十年代初兴“书法热”以来,这门传统艺术重新焕发生机,无论是教学、创作、展览,还是研究都取得了一定发展。推动书法发展的有两大力量:一是以中国书协等为主的群众组织,二是以中国美术学院、中央美术学院、南京艺术学院等为主的高等教育院校。

2.webp.jpg

陈大中于一九九二年从中国美院(浙美)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,至今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二十馀年。新式学校教育,已不同于过去师徒传承及私塾教育,现代教育方式的具体特点就是教学安排,如理论、临摹、创作、研究的衔接,如何深入,如何使得课程设置严谨、系统、高效。这种客观要求下,教师必须对书法(五体)、篆刻、书法史等相当熟稔,不仅是能分析临摹,还得梳理书法审美的史学脉络。

陈大中对篆书有深入研究,他把秦诏版、汉金文与汉代碑刻隶书结合;将汉隶里面波磔去掉,加入篆书的平直,遥接西汉。陈大中没有刻意去临摹西汉简帛书,是因为他对金文的深刻理解,以及对西汉早期书法的关照,下笔自然深入古法,这一点于当代书家罕见。金文的弧线、斜线在陈大中隶书里使用很多,这也是西汉初期简帛书的特征之一;到了西汉晚期乃至东汉,这种上古法则因书体的变迁、发展已不复存在。

陈大中以魏碑入行书,有自己独到处。魏碑本身用笔多方,若龙门诸刻用笔须重按,过于强调魏碑重按的楷意会影响章法上的流畅,过于强调流畅则楷意难以保存,魏碑行书化的难点就在这里。

邓石如以碑入行草书,尤其他的大字厚重有馀轻灵不足;何绍基行书用笔扎实,逆势多;赵之谦魏碑行书由于过度强调魏碑的结构特点,显得流畅不够;康有为写碑排斥方笔,多用圆笔;沈增植方笔虽多,但底子还是欧阳询。晚清碑学大家都是以帖学的方法写魏碑,陈大中先生有意识地保留了魏碑方整的书体特征,把一部分文字结构行书化,以王羲之帖学笔意化戾气为平和。

在结构上不拘泥于方整,强调疏密变化,适当时候根据章法需要加入部分草书元素于严整中见流丽。用笔则方、圆、尖笔共用,或沉著、或猛利、或敦厚,从视觉上取得了丰富效果。

作为当代学院书法的代表性人物,陈大中教学、临摹、创作三位一体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。他的创作严谨,教学负责,自身的学术态度、修养、品格是足为师表的。


d.jpeg

陈大中作品

c.jpeg

陈大中作品

b.jpeg

陈大中作品

a.jpeg

陈大中作品



今成书画院由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发起,邀请部分中书协书法家、中美协画家、省、市部分书法家、画家以及部分画廊联合组成。今成书画院以传播弘扬中国传统书画遗产为己任,“今日遇见成就美好”,为美化社会,美化家庭,让书画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搭建书画交流、培训、交易大市场。今成书画院是书画艺术走进市场的组织平台,是书...
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园一路未来大厦  电话:023-68633309 手机:13983617889
Copyright © 2023 重庆今成书画院  渝ICP备2023004347号  XML地图  平台介绍